2006年8月3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“东北黑鹰”折翅 保卫科长现形
胡早玲 顾关生

  “君无戏言,绝非儿戏。限你×日内汇×万到……否则,别怪兄弟们心狠手辣!” 因嫌工资待遇太低,家中又急需用钱,已是某公司中层干部的胡某情急之下,竟然想出了敲诈的谋财之道。经过精心策划,他先后给公司的3名经理寄去了敲诈信,敲诈金额高达30-50万元。从一开始寄出恐吓信,到作为案发单位联系人频频接触公安机关,胡某本以为钱会轻易到手,结果短短4天时间就落入法网。

  快递件里的“军用子弹”
  今年7月22日下午,位于萧山临浦镇的浙江某集团公司总经理、副总经理、公司内保部经理3人突然收到署名为“东北黑鹰”的3封敲诈信,每封信中都附有两发军用子弹,信中写道:“念你官运亨通,可花财消灾。限你10天内交8万保险费,可保你平安……否则别怪兄弟们心狠手辣!”3封信的内容大同小异,分别要求将10-30万、12万、8万人民币汇入程某的账户。
  该集团公司是当地一家拥有2600多名职工的知名大型企业。在浙江省和山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设有13家分公司,主要生产加工服装、床上用品、羽绒等产品,2005年产值13亿元,是全国“五百强”企业之一,也是萧山的百强企业。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,使不少人刮目相看,同时也令一些人为之“眼红”起来。
  3封敲诈信震动了该集团公司领导层,他们随即向辖区派出所报了案。由于犯罪分子采用军用子弹进行恐吓、敲诈,且涉案数额巨大,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向萧山公安分局作了汇报。鉴于案情重大,分局迅速调集警力成立专案组专案攻坚。
  经鉴定,3封敲诈信均为手写,虽然文字经过伪装,但认定系同一人所写。细心的侦查员还发现,尽管敲诈信是通过快件形式送达,但并不是通过邮政人员传递,而是直接放在行政大楼一楼的总台上。根据这一情况,侦查员推断案犯极可能为内部或熟人所为,于是专案组在该公司内部开始排查,但收效不大。

  嫌疑人竟是“安全专管员”
  7月26日下午,专案组通过秘密侦查手段,获悉一个重要线索。通过进一步侦查,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嫌疑对象浮出水面:他就是该集团公司行政管理部安全专管员(保卫科长)胡某。
  现年43岁的胡某系河南省西峡县人,今年2月底被聘为该公司中层干部后,一直分管消防和治安保卫工作。敲诈案发生后,胡某竟作为公司主要联络人,与警方频频接触。
  随即,警方采取了果断措施,于当晚对胡某予以刑事拘留。经审查,胡某不得不交代了自己署名“东北黑鹰”实施敲诈的犯罪事实。据了解,对胡某这样一个外地打工者来说,能幸运地跻身公司中层干部职位已经相当不错了。但由于家中的老父亲、妻子、儿子等人相继生病,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胡某焦头烂额,不堪重负。看到公司红火的前景,对比自己的贫困潦倒,胡某的心理开始失衡,于是萌发了趁机“敲”上一笔然后“开溜”的念头。由于胡某曾当过民兵连长、治保主任,在一次民兵打靶时私自留下6发军用子弹作收藏。为了增加恐吓效果,胡某把这6发私藏子弹派上了用场。然而,这一敲也使胡某这只“东北黑鹰”最终折翅在法律之剑下。目前,此案仍在进一步审查之中。